上海为什么叫魔都

  原因之一:日本作家存松梢风的畅销小说《魔都》

  20世纪初旅居上海日本作家存松梢风,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存松梢风在1923年来上海访问时写的畅销小说《魔都》中,发明了“魔都”一词来指代上海。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是因为上海有“魔性”,而产生这种“魔性”的根源,是因为上海在当时是兼容性非常特别的城市,上海租界的设立而形成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的局面。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即租界和县城)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结果,由此产生了种种奇特的现象,从而显得上海格外的有“魔力”。

 

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上海日前出台了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行动方案。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元宇宙新赛道。根据相关目标,到2025年,上海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并力争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高能级高成长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出“50+”示范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

其实,在行动方案发布之前,上海各个层面就已多次释放了发展培育元宇宙新赛道的积极信号。

如前不久的上海党代会的报告里明确提到,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此外,上海经信委此前印发的《上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

这也是元宇宙首次被写入地方“十四五”产业规划

此次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出炉,标志着上海在行动层面率先起跑。

从概念热炒到产业规划,多地争相布局元宇宙

虽然元宇宙的概念边界至今仍旧存在模糊性,但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本部分,甚至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观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包括中国一些大公司在内的一批全球科技公司几乎都在切入这个赛道。此外,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也明确提出入局元宇宙。

在国内,元宇宙从过去的概念热炒,也逐步进入到产业规划层面,多地都明确了发展元宇宙的目标。如今年武汉、成都、合肥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元宇宙”;浙江、江苏等地出台了元宇宙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指出,将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的进程,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最新消息显示,在今年9月即将召开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将首次设置元宇宙主题馆。

这些计划和行动表明,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爆发前的酝酿期,并成为区域乃至国际科技、产业竞争的新风口。

上海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是国内第一个省级行政区推出的元宇宙发展行动计划,它不仅将上海元宇宙发展进程又往前推了一步,而且具有风向标意义,有望带动国内更多地区加入到元宇宙的新赛道中来。

培育发展元宇宙,上海的优势在哪?

为什么是上海?上海的优势又在哪里?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元宇宙代表的新赛道,背后拼的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

这方面,上海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之一,无疑有着明显的优势。

此外,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并且颇为“巧合”的是,上海元宇宙领域布局的2个特色园区之一正是张江数链。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着科技创新上的优势,从过去几十年的产业变革历程来看,无论是传统的汽车产业,还是电子信息,抑或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上海其实每一次都是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不管是在产业规模上,还是产业变革的“嗅觉”上,上海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所以,面对元宇宙这个新的产业变革风口,上海同样不会缺席,而且行动迅速。

其次,产业和市场基础。

现代创新的主体是市场。而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不仅繁荣的市场生态为元宇宙发展奠定了创新动力基础,同时还提供了着各行各业的丰富应用场景。

比如,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要力争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高能级高成长的“专精特新”企业。

而上海正是“专精特新”概念最早提出者和践行者,早在2011年,就率先启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目前,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

元宇宙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就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而这方面,应用场景的丰富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方面,上海同样有优势。比如,上海中国商飞提供了工业互联网+元宇宙场景,中山医院、瑞金医院提供了医疗+元宇宙场景,等等。

其三,基础设施优势。

元宇宙等新赛道产业发展离不开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高性能算力设施为特征的新基建支撑。

在近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举办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杨杰就表示,没有信息基础设施,元宇宙无从谈起。

而上海的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020年,上海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了新基建行动方案,经过近3年的全力推进,目前在5G网络、算力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进展。

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建5G室外基站达到52400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924万户,互联网数据中心达到36.1万个标准机架,上架率达到65%,居全国前列。同时,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上海还在积极试点“东数西算”、区域算力调度等示范应用。

这些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提前布局和良好基础,不仅为上海培育元宇宙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也可以说是赢得了时间窗口。

再者,上海作为“五大中心”,在金融、信息、交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也是上海走在元宇宙发展前沿不可或缺的“大生态”系统。

比如,上海可以相对便利地接触到国内外的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并且在技术与企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上,都有着先天优势。

再比如,为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上海将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产业基金,支持创新企业上市。这背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无疑将带来非常大的加持。同时,上海还是科创板所在地。

这些金融方面的硬软件因素,都是上海发展元宇宙突出的比较优势。

培育发展元宇宙,究竟意味着什么?

元宇宙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与其他产业的变革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它可能决定着传统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质量,或将彻底改写和颠覆传统产业形态。

根据《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目标,未来上海将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并提升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新的重点产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这里面的很多产业,其实都有望借助元宇宙实现新的升级。所以,在产业变革层面,布局元宇宙新赛道,也可以理解为是给上海的产业系统更新升级播下新种子,寻找新杠杆,积蓄新动能。

进而言之,上海在元宇宙上的积极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国家在新的产业革命时代,在世界舞台上争夺未来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867271741675723&wfr=spider&for=pc

 

 

参考资料: 

上海为什么叫魔都?

原因一:日本作家存松梢风的畅销小说《魔都》

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存松梢风,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存松梢风在1923年来上海访问时写的畅销小说《魔都》中,发明了“魔都”一词来指代上海。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是因为上海有“魔性”,而产生这种“魔性”的根源,是因为上海在当时是兼容性非常特别的城市,上海租界的设立而形成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的局面。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即租界和县城)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结果,由此产生了种种奇特的现象,从而显得上海格外的有“魔力”。

原因二:城市的高度发展

伦敦、上海、东京、纽约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魔都”。这四个城市都是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旧上海十里洋场可以说是魔都的最好体现,这里被认为是处处有商机,遍地是黄金,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的不平衡及其明显。用“魔”字来形容最为贴切。

上海为什么叫魔都,上海魔都的由来

原因三:经典动画片《中华小当家

由于风靡一时的经典动画片《中华小当家》第34集标题“魔都上海!黑暗料理界的宣战”的广泛影响,90年代的动漫爱好者们在成为新生代网络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力量的进程中,一定程度上地推广了“魔都·上海”这样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而知道这个词的上海人们,如今也逐渐欣然接受,开始自豪地称自己为“魔都人民”,在提到上海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魔都”来代替了。

原因四:城市的二次元称谓

在历史上,只有洛阳被统治者法定名称为“神都”。其次,就是魔都一词也是有事实的历史渊源,其他的“帝都”北京、“妖都”广州、“仙都”都只是二次元爱好者、网民的自我创造。

 

来源:http://www.xuexili.com/why/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