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培养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创新引领者,不仅培养学生能够‘用别人的锅来做自己的饭’,还要让他们具备‘铸铁造锅’的能力,在理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下一代底层技术。”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7月5日在“加速‘人工智能+’构筑新质生产力”论坛致辞中的话。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与安全如何兼顾?此次论坛首发《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研究报告,并发起搭建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对话网络。

“‘人工智能+’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的最好途径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积累深厚。”丁奎岭介绍称,“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聚焦培育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创新引领者,而且以人工智能学院为牵引,各学科将在技术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以及治理体系等方面紧密协作,用交大模式、交大智慧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落到实处。”

在论坛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发表主旨演讲,他深刻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及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治理离不开全球各国政府、机构的共识与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及国际合作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论坛首发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将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理念,并且强调安全知识、能力、资源的积累与增长,以引导各国国内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机制和体系改革,推动人工智能安全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报告指出,实现“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理念的关键原则包括公共原则、科学原则、责任原则、敏捷原则,并结合四个原则发起推动“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行动倡议,以促进多方主体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持续改革与合作。

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起草。

上海交通大学还携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汇区人民政府、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21家部门共同发起“西岸对话: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对话网络”,旨在打破壁垒,在共商共建共治过程中共同探索、共同进步,促进各方在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领域的紧密合作,期以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中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

同时,论坛发布了《徐汇区关于支持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区域科技创新生态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论坛还举行了2024年徐汇区大模型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各方将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大模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学者们共同探讨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人工智能治理机制,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本次论坛。

作者:

文:姜澎图:受访者供图编辑:储舒婷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来源:百家号-文汇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3832173617370072&wfr=spider&for=pc